云天华成
科学少年中国行
“科学少年中国行”是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研学项目组独立开发,特邀科研一线的优秀科学家,专为喜爱科学的学生设计的研学活动,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的重要一环,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并在实践中品读科学之书。。
集合,出发!
7月8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举办了“前门非遗研学一日营”活动,近20名知力科学小记者开启了这场充满趣味与收获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
上午九点半,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准时到达前门牌坊前,集合完毕后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始了激动人心的“非遗”探索之旅。
第一站
探索国粹-中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
在这里,小记者们看到了许多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中草药材,并了解了它们的功效与用法,同时还见到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药材与中医药学古籍。在这个过程中,小记者们认真聆听讲解老师的介绍,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小记者们对珍珠入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珍珠具有镇静安神、清肝明目、滋阴补肾、美容护肤等功效。讲解老师提到,在处理珍珠时,先把珍珠小心地放入新鲜、质地紧实的豆腐当中,接着用干净且质地细密的纱布将豆腐整体紧紧包裹起来,就像给豆腐和珍珠做了一层“保护衣”。之后把这包裹好的豆腐放进蒸锅,通过蒸汽加热进行蒸制。豆腐就像一个天然的“吸附小能手”,在蒸制的高温环境下,能将珍珠内部藏着的灰尘、细小污垢等各种杂质大量吸附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珍珠内部的结构会变得更松散一些,通俗来说,珍珠会变得更脆。
在参观完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之后,科学小记者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神清气爽”中草药香囊。
在此次体验中,科学小记者们制作香囊的材料有以下三种:藿香,具有祛暑化湿的作用;薄荷,气味清爽,其中的挥发成分能刺激皮肤和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清凉感,同时通过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从而起到解热降温的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薄荷醇,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佩兰,能有效化解体内湿浊之气,使用佩兰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症状。除此之外,小记者们还学习使用中药房常见的测量工具戥子称来量取制作香囊所需药材的剂量。
科学少年中国行
·2025·
科学小记者们在参观中医药历史博物馆以及亲身体验制作香囊之后,了解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内容,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原理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与中医药相关的“非遗”项目承载着中医药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站云天华成
泰山皮影馆-皮影戏表演与体验
在老师对皮影戏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介绍之后,小记者们都对皮影戏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正式观看皮影戏的过程中,大家都很专注,不难看出小记者们已经被皮影戏“非遗”艺术深深吸引。
在观看皮影戏表演结束后,大家争先恐后的亲身参与到皮影戏表演的操作体验中。
活动中,有位知力科学小记者经过思考后好奇提问:皮影戏的表演道具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原来,传统皮影戏道具多选用兽皮或硬纸板制成,这类材料需兼具透光性强、柔韧耐用、质地细腻等特性,才能让皮影人物在幕布上清晰呈现复杂纹样,并经得起长期把玩。其中,驴皮因质地坚韧细腻成为雕刻精细图案的首选;牛皮则因厚重耐磨,常被用于制作大型皮影;羊皮则以柔软透光见长,能细腻表现人物发丝等微小细节。
第三站
“便利人民,宜室宜家”
吃饭也是非遗体验
2008年,北京烤鸭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和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作为国宴常客,北京烤鸭不仅是美食符号,更是北京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其制作与食用仪式感强,传递中华饮食的精致与匠心。
科学小记者们认真学习了关于烤鸭的知识,了解到烤鸭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两种类型。焖炉烤鸭以砖炉焖烤,不见明火,皮脆肉嫩且油润鲜美;挂炉烤鸭用果木明火悬烤,表皮更酥脆并带有果香。
午饭过后,科学小记者们“酒足饭饱”,一刻也不想耽搁,立刻前往下一站。
第四站
以“画”会友
亲手绘制,感受非遗
荣宝斋自创立之初便秉持“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理念,强调朋友即财富,通过文化经营广结善缘。这一理念贯穿其三百年发展历程,成为凝聚人气、激励精神的核心力量。2006年,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荣宝斋不仅是书画交易场所,更是艺术家交流切磋的殿堂。书画家们在此展出作品、探讨艺术,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们的科学小记者下午就来到荣宝斋感受文化氛围,还亲自使用木版画工具绘制了专属于自己的作品。
听完老师的讲解,固定好纸张后,小记者们用毛笔将同一颜色的墨水刷在突起的纹路上,一点点上色,再把纸张盖在木板上轻轻按压,反复直到整个图案纹路印刷完毕再换下一块木板以及不同颜色继续印刷。
小记者们在刚开始制作时有部分遇到墨水大面积晕染,或印刷出来图案不清晰等问题,但在咨询老师和自己总结改进之后都完成了一幅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总结与收获
在最后的采访环节中,科学小记者们积极分享了自己一整天的所见所感:有的人喜欢制作香囊的过程,有的人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深入探究更多关于皮影艺术这一非遗文化的知识,有的人则认为木版画充满挑战性,但通过认真研究学习,成功克服了遇到的问题。大家都表示,度过了非常开心且有意义的一天。
在此次活动中,科学小记者们以亲历者的视角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现场,这份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他们真切领略到中华文明跨越千年的智慧积淀,更如春风化雨般在少年心田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愿这些萌芽能随着时代脉动生长,让古老技艺在创新表达中重焕生机,使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在新一代守护者的手中永续传承!
活动视频
责任编辑|图文/付小睿(实习)视频/梁匡伶(实习)
运营编辑|赵青云
质量审核 | 业蕾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